
下星期就是端午節,食粽、爬龍舟一向都係節日的傳統習俗。相傳楚國忠臣屈原被奸人陷害,被流放時太悲傷,繼而投江自盡。人民紛紛划船拯救,並以鼓聲希望嚇走大魚,而且用竹筒放入糯米,拋入江中,避免大魚吃掉屈原,以上就是龍舟及粽的傳統故事。
然而,農曆五月食粽子主要因為氣候潮濕炎熱,普遍人的食慾不振。傳統的粽子主要材料包括糯米及大棗,在中醫角度來說,糯米味甘、性溫,入脾、胃、肺經,適量食用軟糯的粽子有健脾養胃的功效。大棗可以補氣養血;蓮子則有健脾除濕的功效。而用作粽葉的葦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,經過蒸煮後,營養與餡料部分融為一體,增強粽子的補益作用。
有些粽子會加入咸蛋黃,除了令味道更吸引外,蛋黃是滋陰的食材,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而鴨蛋本性偏涼,味入心,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,在陽氣旺盛的時節,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濕熱。
古人的智慧經常都可以反映於傳統習俗及日常生活裡面,所以適量食用粽子絕對對身體有益,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又健康!